主办: 中共防城港市防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防城港市防城区监察委员会
当前位置: 主页 > 要闻 > 纪检要闻 >

民族团结是幸福之源

时间:2020-05-03 11:19来源: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点击: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雪妮  丁 蕾

上思县思阳镇江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老乡家园安置小区是一个由壮、汉、瑶等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现有635户2708人。2018年7月成立的老乡家园党支部以服务安置小区内各族群众为宗旨,带领小区各族群众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结出民族团结进步的累累硕果。4月8日,老乡家园荣获第一批防城港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小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谐发展再上新台阶。

真情服务凝聚人心

老乡家园安置小区的居民是来自上思县各个乡村的精准扶贫安置户,之前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互不相知,支部党员通过电话、微信、走家入户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小区各族群众的需求,协调家庭、工作矛盾。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才能凝聚人心、服务好群众。”老乡家园党支部书记唐继体说。截至目前,支部解决各族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37件。在支部党员的帮助协调下,小区邻里友好,生活日渐和谐稳定。

“你放心,孩子在我这里刚吃过晚饭,在写作业哩。”陆焕波给在加班的邻居打了个电话,又忙着去给孩子们准备饭后水果。

陆焕波来自叫安村,是一名壮族人。3年前入住老乡家园安置小区,他本担心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会不好相处,入住后他的顾虑完全消除了。在这里,支部党员真情服务,邻里互相关照,闲暇时和邻居聊聊天,晚饭后相约一起打球,“住进老乡家园就都是老乡。”陆焕波笑呵地说。

民族团结发展共享美好生活

老乡家园党支部充分整合教育、医疗、公共设施等现有资源,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实现安置小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以前在村里住的是土房子,走的是泥路,现在家门口就有学校、医院、超市、公交总站在小区旁边,出行便利。搬到这我们感到很舒心,住得很安心,服务很暖心。”小区壮族居民黄韶祥赞不绝口。

除了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老乡家园党支部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小区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大家参加民族联谊会、文艺晚会、广场舞交流、观看露天电影等活动,促进大家相互交流,凝聚民族团结。

唐继体介绍,小区内设有图书室,邀请有专业老师给贫困户小孩上免费美术课、手工课,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此外,还在筹划创建业余爱好俱乐部,进一步丰富小区各族群众的生活。

民族团结开出致富花

乐业才能安居。老乡家园党支部精准掌握小区各族群众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针对性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据统计,2019年举办各类培训6次,共有114位学员经学校考核获得职业证书。

此外,老乡家园党支部还搭建起商务劳务平台,举办专场招聘会,增设扶贫车间,零就业家庭安排公益岗位,帮助小区各族群众就业。

放膜、分线、点胶……老乡家园安置小区的扶贫车间里,黄女士在忙碌地加工耳塞配件。她告诉记者,车间3月份就已经复工了,每天上班要测量体温,还给她们分发口罩。

曾经,黄女士日子过得并不太宽裕,一家人在老家靠种田维持生计。搬到老乡家园安置小区后,她在党支部党员的推荐下进到扶贫车间工作。“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照顾小孩,老公也在县城务工,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了!”黄女士眉开眼笑,告别贫困之后,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正在向她走来。

民族团结是幸福之源。多年来,老乡家园党支部坚持多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把民族团结融入了生动实践中,多种举措让小区各族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心连心携手致富奔小康。

------分隔线----------------------------